欢迎来到海南万皓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
海南万皓

工业级大风扇贝格菲恩致力于研发、生产、销售新一代通风降温产品!
咨询热线: 13876240168
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> 新闻动态> 行业动态>海南起重行业新趋势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C

海南万皓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

联系人:朱经理

手机:13876240168

地址 :海口市椰海大道林安国际商贸城22栋108号

网址:www.hnbgfe.cn


海南起重行业新趋势

2025-03-24
21次
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海南起重行业新趋势

海南起重行业新趋势
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,叠加基建投资加码、港口物流扩容及绿色转型需求,起重行业(涵盖港口起重机、塔式起重机、智能吊装设备等)正迎来技术升级、场景拓展与市场整合的机遇。以下是海南起重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:
一、政策驱动:自贸港红利与绿色转型
税收优惠与设备升级
        海南自贸港“零关税”政策降低高端起重设备进口成本,如引进德国智能港口起重机、日本电动履带吊等,推动本地物流与施工效率提升。

        洋浦保税港区企业进口零部件组装整机可享“加工增值免关税”,吸引三一重工、徐工等企业在琼设立出口导向型生产基地。

绿色低碳政策加压

        海南“禁塑”“双碳”目标倒逼行业转型,电动起重机、氢能源吊装设备需求激增。例如,海口新海港区2023年采购10台电动轮胎吊,碳排放减少60%。
        政府要求重大工程优先使用新能源设备,部分企业通过“油改电”改造传统起重机,获得财政补贴。

二、市场需求:基建与物流双轮驱动
重大基建项目拉动

        跨海通道工程:琼州海峡跨海隧道前期施工启动,超大吨位履带吊(如1000吨级)需求爆发,用于沉管安装与钢结构吊装。

      港口扩建: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需新增8台智能岸桥起重机,2023年订单金额超5亿元。

        新能源基建:海上风电项目(如东方CZ9海上风电场)推动海洋工程起重机需求,抗风浪、耐腐蚀性能成核心指标。

物流与产业升级需求
        自贸港跨境电商物流园(如海口综保区)引入自动化立体仓库,带动智能堆垛起重机、AGV吊装系统应用。

        海南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(如一汽海马)升级生产线,轻型桁架机械手、高精度装配起重机渗透率提升。

三、技术创新与智能化转型
智能化与无人化

         AI远程操控:三亚凤凰岛邮轮码头试点5G远程操控岸桥起重机,操作员可远程完成集装箱装卸,效率提升20%。

        无人塔吊:中建三局在江东新区项目应用无人塔吊系统,通过BIM模型自动规划吊装路径,减少人工干预。

新能源技术应用

氢燃料电池起重机:海南首台氢能履带吊在文昌航天城投用,续航能力达8小时,零排放适配封闭园区场景。

光储充一体化:儋州某工地引入太阳能充电桩+电动起重机组合,实现工地吊装作业“零碳化”。

轻量化与模块化设计

海南大学联合企业研发碳纤维臂架起重机,自重降低30%,适用于岛屿狭窄场地。

模块化快装塔吊在海南保障房项目中普及,安装周期缩短50%。

四、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整合
本土企业突围

海南金鹿集团:转型智能物流装备,推出定制化港口起重机,2023年市占率提升至海南本地市场的25%。

海南钧达汽车:跨界开发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专用吊装机器人,获比亚迪订单。

外部巨头布局

三一重工在洋浦设立“国际起重装备创新中心”,主攻东南亚定制化港口设备。

德国利勃海尔通过海南自贸港引进全电动移动式起重机,价格较传统渠道降低15%。

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

中小型企业聚焦旅游设施维护(如游艇码头小型吊机)、农业大棚安装等利基市场。

租赁模式兴起:海南出现“共享起重机”平台,按小时计费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。

五、挑战与应对策略
高成本与技术壁垒

痛点:高端设备依赖进口,本土研发能力不足。

对策:联合高校(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)设立起重装备实验室,攻关核心控制系统。

人才短缺

引入国际认证培训体系(如英国LOLER标准),培养专业操作与维护团队。

与广东湛江机械技校合作,定向输送技术工人。

环保监管升级

2024年起海南非道路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全面实施,企业加速淘汰老旧柴油设备。

推广“以租代购”模式,推动新能源设备普及。

六、典型案例
案例一:洋浦智能港口升级项目

创新点:引入5台AI无人岸桥起重机,通过数字孪生系统模拟装卸流程,效率提升30%。

成果:2023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,跻身全国港口前20。

案例二:海口江东新区“零碳工地”

模式:全电动起重机+光伏充电桩+装配式建筑,实现施工全程零排放。

数据:项目能耗降低45%,获评住建部“绿色施工示范工程”。

七、未来趋势展望
技术融合与场景拓展

海洋工程专用设备:深海养殖平台安装、海上风电运维催生抗腐蚀浮吊需求。

元宇宙+起重机:AR远程操控、虚拟培训系统提升作业安全性与效率。

绿色化与循环经济

氢能起重机规模化应用,2025年海南新能源设备占比或超40%。

旧设备再制造产业兴起,儋州规划建设“起重装备循环经济园”。

国际化与区域协同

利用RCEP关税优惠,海南成为面向东盟的起重装备出口枢纽。

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,构建“研发-制造-服务”一体化产业链。

结语
海南起重行业在自贸港政策、基建刚需与绿色革命驱动下,正从“传统重型机械”向“智能+绿色+场景化”跃迁。企业需把握以下机遇:

政策窗口期:申请设备进口免税资质,参与政府绿色采购项目;

技术跨界融合:联合科技企业开发AI、新能源解决方案;http://www.hnbgfe.cn

区域协同出海:借力洋浦港“中国-东盟自贸区”跳板,布局东南亚新兴市场。

未来,随着跨海工程、深海开发等国家级项目落地,海南或将成为中国智能起重装备的创新试验场与国际化桥头堡。

标签